大家好,3个月的读书小组结束了,聊聊自己的感受,和最近的变化,同时也记录下此刻的状态。
对于这本书的理解,根据我个人的情况,我觉得可以分三个阶段吧。阶段一:在我正式接触自我疗法之前,自己看过一阵,感觉也不错,但是说实话,那时候很多的概念之类的都似懂非懂,难受的时候看一看,似乎有点用,但是作用不是特别大。还是很容易掉进强迫的漩涡,甚至对于书中的理论自己反复的琢磨,对理论本身出现了强迫的思维。所以这个时候就算是和她结缘吧。阶段二:2020年底我参加了训练班,经过半年多的训练,那个时候对于理论有点抛弃了,很少再翻看了,同时训练班的老师多少有一些暗示性的引导吧,对理论不够重视,那个时候也没有再去抓这本书。后来,偶尔翻看,发现对书中的内容理解更进了一步,感觉也对自己挺有帮助的,所以就随着训练的持续,时不时的翻看着,有时间就翻开看看,也没有系统性的看。阶段三:我有空参加了一次协会群答疑,那次是郭老师,听了之后感觉很有力量,就连麦聊了两句,郭老师就提到可以参加他的阅读小组,那个时候自己也不是太想参加,觉得这个书自己看看就行了。又过了一阵,方法、手段已经出现了强迫模式,比如憋气法,有些强迫回当下的现象。康复进程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开始原地踏步了很久。就找孟老师聊了聊,老师说我重训练轻理论,认知需要提升。后来又随着训练的持续,还是想换换脑子,就直接参加了阅读小组。经过了3个月的系统的梳理,对于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感觉更清楚了。对于视频的答疑,对我而言,有的确实解答了,有的解答之后感觉回答的不是很理想,这点我也能理解。我认为很多的理论也是来自实践中,不明白的点也慢慢明白,也不想再去抠这些理论了,因为真正走出来也不完全是靠理论。
经过这三个月学习,认知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之前容易一根筋,不允许症状的出现,造成了无意识的打压,不能思考,认为一思考就是杂念……现在还需要渐渐的在行动中调整认知,但还是不够自然。之前只觉知,但是光觉知不行,还要一定的认知,我理解认知是基础和前提,然后就做自己能做到的,觉知到杂念,拦截、切断,回到当下。因为认识调整不到位,非常的容易强迫运用方法,以至于强迫回当下,强迫拦截等等。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的认知领悟,这个方法之一就是阅读。理论是为了实践服务的,不是说不要理论,而是说要理论不要理论强迫。光讲理论也不行,需要去运用,如发现实践总用不上就得训练了,不然真的成了空讲一番道理了。理论的学习需要实践去体会和领悟书中的真谛,然后形成自己的东西,渐渐进入自己的潜意识,从根源上,整合内心的认知。这期读书会给我的一个比较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每个人的康复路径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情况、背景不同,症状的轻重不同,对应的方法应该也是不同的。有的人仅通过读书就走出来了,有的人通过训练走出来了,有的人通过疗愈内在小孩走出来了,有的快,有的慢。所以也不要一根筋,需要不断的尝试,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期读书会给我的不只是理论的部分,还有老师们让我们要建立的态度,还有其他的方法手段,比如多读书,接触其他的理论,看有关的电影,听激励的歌曲,亲近自然,运动等方法都能提升内心的心理能量。总之,我参加了读书会,感觉结识了很多的新思路,感觉视野更加的开阔。像是一间屋子推开窗户,有股新鲜的空气吹进来一样。感觉一切都流动了起来,为自我救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从三个月的学习当中,结实了很多朋友,和训练班、协会群大有不同,大家真的跟家人一样,想说什么说什么,很温暖,渐渐的理解了为什么有的人都不是第一次参加读书会了,确实性价比高。那是一种陪伴,一种鼓励,一种支持。我每天都在群里发言,在视频的时候发言,大家一起加油,互相鼓励。见识了个别老师的博学,对于强迫症还能用其他的角度去看待。老师们那些醍醐灌顶般的话语,记在心里。阅读小组结束了,真的依依不舍,感觉又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了,未来的路都要靠自己,各位加油。不知不觉接触自我疗法已经3年了,回顾这段时光,到底算不算走了段弯路我也不知道,往前看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径,很多的东西不是坚持下去就能够有所收获,因为可能方法不对。这时候就要及时调整。多去了解,多去看,才能活学活用,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还是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要经历的总是要去经历,人生就是不断的修行,本身就是一种救赎。(应了老师们的号召,写个心得体会,刚写得时候是屋子里阳光明媚,此刻已是夕阳西下,懒懒的冬日的太阳,让我想起了读书会开始的时候还是个初秋,时间过的很快,未来之路还是要继续面对,加油吧各位,我们一直在路上!祝读书会越办越好,帮助更多人,老师们辛苦了!)